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腸漏症與免疫失調的惡因:口呼吸

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腸漏症與免疫失調的惡因:口呼吸

在探究口呼吸之於全身健康的影響時,最令我們疑惑的是,為什麼口呼吸會引發那麼多非呼吸道的問題?

照理說,口呼吸的影響範圍,不過就是上下呼吸道嗎?怎麼連腸胃道問題,甚至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也跟口呼吸有關?然而若緊著空氣這個變因,探究它所經之處可能引發的化學作用時,一條關鍵的導火線便露出台面:空氣破壞腸胃道的菌叢生態。

空氣進入胃腸

大多數的人其實都低估口呼吸使空氣進入胃腸的可能性與影響性。一般以為,我們吸入的空氣,就會乖乖地進到氣管,不會跑錯路線進到食道。事實上,由於食道缺乏像會厭屏蔽氣管的構造,因此空氣很容易隨著吞嚥口水、咀嚼食物與喝飲東西進入到消化道。尤其是用口呼吸者或習慣腹式呼吸者,更容易因為呼吸時腹部的拉力,直接將空氣「喝」進胃腸。

目前醫學上有一種「吞氣症」(aerophagia),此症狀就是因為經常性地用口過度呼吸,而吞下過多空氣(air swallowing),以致產生腸胃道不適與各種疾病。有研究指出,一般人一天吞下的空氣可多達3公升,儘管部份會隨著打嗝與放屁排出體外,但90%以上都會進入到胃腸。1當這些空氣進到腸胃道後,對生存於腸胃道的上千種菌種來說,是一場生態浩劫!

根據現有研究,我們的腸胃道裡,居住著一百兆以上的腸道菌。儘管種類大概有數千種之多,但其中99%以上,都屬「厭氧菌」。就是這群厭氧菌叢,抑制各種病菌的生長與外來致病菌的入侵,從而維護著腸道的微生物平衡。一般市面上補充「益生菌」的各種飲用品或膠囊,其本身就是厭氧菌。


​ 
我們都知道,空氣裡有21%是氧氣,一但這些氧氣進入腸道,這些「厭氧」的有益菌群就會大量死亡,並扶植需氧或兼性需氧的害菌繁殖增生。換句話說,每當你多喝一口空氣進到腸胃道裡,你的腸道就會死傷一批幫你維護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現在,你可以瞭解為什麼讓空氣進到腸胃,會造成一場腸胃道的生態浩劫了吧!而這,還只是個問題的開端。

當腸胃道厭氧菌叢生態失衡後,引發的首要嚴重問題,就是使腸胃道黏膜受損與消化功能失調,形成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等腸胃道發炎、反應過度的症狀。

我們腸道內大量的益生菌,都會依存在腸道壁上的黏液,這層黏液就是所謂的「腸涎」,是腸道的天然保護膜。這層膜形成一道阻擋牆,防止其他壞菌外侵或未消化的分子外漏,使腸胃道發揮良好消化機能。換句話說,有好的「腸涎」才會有好的腸胃道壁。

然而,當過量空氣灌入腸胃道後,它會使腸胃道壁上的益生菌死亡,瓦解「腸涎」這道防線。一但這道防線被突破,腸胃道裡的各種細菌與食物分子,就會穿透受損的腸道壁黏膜或是細胞間隙,不斷地滲漏道血液、淋巴液裡。此便形成我們所謂的「腸漏症」,以及一些腸道發炎、腸道過度反應的病症。目前已有多篇研究證實,這些腸道發炎受損的問題,主因是腸道菌叢生態受到破壞 ; 而致使腸道菌叢生態失衡的肇事者,就是我們吸入腸道裡的「氧氣」。2

「代誌大條」的是,我們的腸道黏膜下方,佈滿約佔全身淋巴免疫系統70%的淋巴細胞!只要腸內細菌與分子一漏出腸道,這些淋巴細胞就會派出抗體到全身各處去追捕、消滅這些異物,從而導致體內各處慢性發炎、過敏的情形。這種情況,彷如你在防衛彈藥火力最密集的區域時時開槍,不僅會觸發激烈戰況,更會使戰火一路延燒到各地—就看那些被侵犯激怒的淋巴細胞往哪裡跑,它們跑到哪,哪裡就發炎。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腸漏症、腸躁症等患者,同時也患有多重過敏與全身免疫性疾病的緣由。

除了空氣扼殺腸道益生菌而衍生的一連續腸道免疫戰爭之外,空氣對腸胃道的其他影響,一則是刺激黏膜過度分泌,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食道逆流容易引發。另則是使得腸胃道黏膜吸收過多氣體,引發腸胃脹氣、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等導致腸胃蠕動失調的症狀。

以胃酸分泌過多與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來說,多數人都以為,這是飲食和壓力所造成,壓根兒都沒想到,這會與口呼吸將空氣吸入胃部有關。實際上,空氣也是刺激胃部與導致胃部壓力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這與飲食和壓力是交錯在一起的。

當我們吃喝食物時,空氣也同時伴隨著食物一起吞進我們的肚子。尤其當我們吃些辛辣、冰燙的食物時,我們經常會有張口「哈、哈」的呵氣動作,藉此降低食物的刺激感,但卻同時喝入更多的空氣。因此,對於一些以為自己是因為飲食不良而造成胃腸脹氣不適的人來說,其實更關鍵的因素,在於吃喝東西的習慣不良,在大口大口扒食、狂飲或邊講話邊咀嚼的過程中,將過量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如果就空氣會刺激腸胃壁分泌的影響來看,究竟是這些食物,還是伴隨食物吞入的空氣,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還是個難解難分的問題。另外,經常處於壓力之下的人,其不自覺口呼吸,或是呼吸力道過大的情況,也很容易吞進大量空氣。因此,不管是飲食或是壓力因素,我們可確定的是:吃飯時盡量閉口咀嚼、喝飲東西時盡量慢一點、吞嚥前盡量把口中空氣壓出去、處於壓力下越要記得用鼻輕慢呼吸,這些舉動絕對可以減緩胃酸分泌過盛的問題。

伴隨胃酸過多的問題,胃食道逆流也是口呼吸連帶引發的症狀之一。胃酸之所以會溢出賁門往食道逆流,不一定是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若胃部氣壓過大、抽吸力道增加,也會引起胃酸奪賁門而出的情況。口呼吸者由於攝入過多空氣積累在胃部,在空氣刺激胃壁黏膜分泌旺盛胃酸的當下,這些空氣也同時會對胃部造成一股壓力,讓人開始打嗝,此時胃酸就很容易隨著打嗝力道往上衝,因而形成胃食道逆流。相較於日間白天直立的狀態,夜間入睡平臥時,更是胃食道逆流好發的時段。由於此時食道成水平狀態,再加上夜晚睡覺時呼吸力道過大的因素,此就很容易使胃酸被抽吸出來。就我們觀察,多數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程度嚴重的人,都常見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而且經常於睡眠時引發。因此,要解決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不管是日間或是夜間,都得從防止口呼吸與控制呼吸力道著手,才能更好的預防胃酸過多、逆流食道的情況。

至於另方面腸胃道吸受過多氣體,導致腸胃脹氣、腸躁症的問題,也是一般甚少與口呼吸牽連在一起的症狀。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腸胃脹氣是食物在消化道發酵產生的氣體所造成,如吃了豆類、洋蔥、地瓜、花椰菜、糯米、油炸類、高糖類等「產氣」食品。但腸胃道氣體主要來源,食物發酵氣體其實只佔一小部份,絕大多數的氣體,還是直接「吞」下去的。根據前述引用的研究,如果我們每天吞到腸胃道裡的空氣有3公升,其中有90%都會被腸胃道黏膜吸收,那每天就等於有2.7公升的空氣(約莫4杯大杯飲料)積在我們的腹部。這些氣體除了透過打嗝、放屁外,絕大部份都會被人體吸收。

以腸躁症來說,目前它的病因在醫學上尚未有明確的定義,醫師在診斷上主要推究為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大腸蠕動功能失調。罹患腸躁症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常覺得腹部脹氣、鼓脹,脹到只要腸道出現些微壓力的變化,就會感到劇烈疼痛。許多患者就診時,多半都被告知要紓解壓力、調整生活作息、進行規律的運動、多吃蔬果等改善措施,以為是心理壓力造成大腸蠕動失調。大家都忽略的重點是,要解決脹氣這個問題,為何不從氣體的最大來源—「呼吸」著手?我們認為,與其吃一堆鎮靜劑、抗焦慮劑、抗憂鬱劑、調整腸胃蠕動劑等藥物,或改吃一堆高纖維蔬菜水果,倒不如在吃住坐臥間,好好闔上嘴巴輕慢呼吸。只要這麼執行,不僅胃腸脹氣、過度激躁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連自律神經也會穩定下來。此才是一石多鳥的聰明保健法。

統整上述口呼吸與腸胃問題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錯誤呼吸方式使空氣進入胃腸的弊病,其可比食物進入肺部,因為讓空氣跑到不該去的地方違反自然法則,而導致身體免疫機能狀況百出。因此,千萬別小看自己每一口呼吸的動作,否則這些無色無味的透明氣體,將鬧得你腸胃道一肚子氣,讓自己生出一肚子的病!

喝高氧水的迷思: 把氧氣喝進肚子,真的比較健康!?

前陣子因一次家庭旅遊,在旅途的販售目錄看到了一款熱門商品:高氧水。商品旁的說明,將高氧水捧得跟聖水一般,似乎越高倍數的溶氧水就代表越高科技,喝了人體就能直接補氧,快速緩解因缺氧造成的精神不濟、疲勞、肌肉酸痛,長期下來甚至可以保健 與延年益壽。瞄了一眼價錢,還真是滴滴珍貴!一瓶500ml的高氧水,售價為52元,算起來每喝一口都還比喝養樂多貴!本以為這只是單一廠商的特殊商品,沒想到網路一搜尋,品牌真是多到眼花繚亂,甚至還有溶氧水機。

許多報導將喝高氧水形塑成一股「時尚」、「先進」、「現代養生」風潮,如:

  • 國際巨星馬丹娜每天喝高氧水養顏美容,頂級五星級飯店、俱樂部、遊艇和長程客機上也以供應高氧水當作奢華服務,喝高溶氧水已成為全球最最時尚的風潮
  • 水溶氧技術不僅符合世界環保、節能減碳趨勢的創新科技,更獲頒許多國際發明展的金獎肯定
  • 高溶氧水被認為是最健康的水,比目前在市場上被大量飲用的各種水,如純水、麥飯石水、電解水、礦泉水…等,更有養生的效果,已被視為強調健康追求下的新興高端產品

看了這些介紹,我實在不得不為人類自以為進步的科技文明捏一把冷汗……

主張高含氧水有益身體健康者,往往會聲明用「喝」的方式,可以讓氧氣直接經胃腸道吸收,補氧效果快又好。姑且不論我們的腸胃道究竟能否吸收氧氣,我認為這種透過液體將氧氣送進胃腸道的作法,反而會讓腸胃道健康越來越糟糕,進而引發過敏與自體免疫性疾病!

我並不是危言聳聽或因反對而反對,其實,研究腸胃疾病的學者已提出,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ory bowel diseases)的發生,跟腸道中氧氣的增加有關!我將這篇發表於2013年7月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期刊的文章:「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菌叢生態失衡:關於氧氣角色的假設」摘要簡述如下:

“腸道健康的特點,在於存有大量專性厭氧菌叢與低氧氣量。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者,會觀察其腸道有專性厭氧菌減少,兼性厭氧菌增加的情況。這種菌叢生態從專性厭氧到兼性厭氧的轉變,強而有力地指出腸道厭氧環境的破壞,以及氧氣使腸道生態失衡的作用…因此,減少腸道內的氧氣,將能使腸道的菌叢生態恢復平衡,此對那些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卻總是查不出原因或治療無效者,提供了一個嶄新治療方式。”

這篇研究其實是從一個很基本的觀察著手:腸道內99%的菌種都屬專性厭氧菌(obligate anaerobes),而大半的益生菌也屬厭氧菌。腸道若要健康,就得維持厭氧環境,若氧氣進入腸道,不但大量益生菌死亡,還會將腸道轉換成鼓勵壞菌增生的好氧環境。

所謂的專性(絕對)厭氧菌,就是非常討厭氧氣,只要一丁點的氧氣就足以使之死亡,如雙歧桿菌、類桿菌等腸內益生菌都屬於此類。而一般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如腸炎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糖球菌與沙門氏菌等,卻屬於兼性厭氧與好氧菌,也就是腸道內氧氣越多,他們越容易存活與增殖。

看到此處,我想沒人會覺得,把氧氣送進腸胃道是什麼好事。有些人補益生菌都來不及了,更何況喝高氧水把腸道中的益生菌殺死,這反而是自找麻煩,越喝腸道越出狀況!

因此,對於高氧水的迷思,其實大眾只要從自然法則、基本健康生理與物理常識,就能不被這方面的行銷話術吸引,自行判斷是否值得掏錢買這類水喝。我們身體裡的各種器官,已經是經過好幾百萬年演化而來的高精密組織,只要正確地使用器官,器官的機能就能運作良好,提供人體活動的一切所需,無需再依賴外來物。

如鼻子就是用來呼吸的,肺就是用來交換氣體的,嘴巴就是用來吃喝東西的,腸胃就是用來消化食物的,千萬不要把嘴巴當鼻子用,把腸胃當肺來用。違反自然法則,身體當然會出狀況,而這個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要如何使用身體,端看自己的選擇,別人無法強迫。
 
全文乃作者原著,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註明出處。
 
1. Terry Bolin, “Wind: problems with intestinal gas,”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2013; 42(5): 280-283. R.A. Hinder, G.P. Fakhre, “A question of gas,”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2007; 39: 319-320.
2. Kevin P. Pavlick, F. Stephen Laroux, John Fuseler, et al., “Role of reactive metabolites of oxygen and nitroge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2002;33(3): 311–322. Akshat Talwalkar, Kaila Kailasapathy, “The Role of Oxygen in the Viability of Probiotic Bacteria with Reference to L. acidophilus and Bifidobacterium spp.,” Curr. Issues Intest. Microbiol. 2004;5: 1-8. Valérie Andriantsoanirina, Solène Allano, Marie José Butel, Julio Aires, “Tolerance of Bifidobacterium human isolates to bile, acid and oxygen,” Anaerobe 2013;21: 39-42. Michael Graham Espey,  “Role of oxygen gradients in shaping redo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uman intestine and its microbiota,”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3;55: 130–140. Iurii Koboziev, Cynthia Reinoso Webb, Kathryn L. Furr, Matthew B. Grisham, “ Role of the enteric microbiota 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inflammation,”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4;68: 122–133.

Recent Posts
0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