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書
鬆肩頸、解疼痛、通鼻病、救失眠,我有一「套」!:閉嘴咬一咬,調整筋膜自癒力
作者:林彥璋、林子宸
慢性疼痛、呼吸中止睡眠障礙、鼻炎過敏……難以根治?關鍵就在「肌筋膜沾黏」!減量呼吸×頂舌縮腹×善用咬力,讓你人不老、百病消!
病痛不會無故出現,找不到原因不代表沒有問題,很多人不相信,全身上下一堆毛病居然跟嘴有關,如果有以下症狀,千萬別輕忽!
【警訊一】疼痛痠麻卻找不到引發疼痛的來源→筋膜失衡,影響肌肉、骨骼或神經組織。
【警訊二】鼾聲不止、睡眠障礙→舌頭無力後墜,空氣在口中擾動,吸入過量氧氣
【警訊三】鼻過敏、胸悶喘不過氣→口呼吸造成自律神經過度活躍、引發消化與免疫系統失調
牙醫對你做了什麼?:除了保健,你更需要知道牙齒是怎麼被治療的
作者:林彥璋、林子宸
看牙前,先讀這本書!
第一本完整公開口腔治療手法的行醫手扎,躺上診療椅後,你應該了解的口腔治療流程。除了保健,你更需要知道牙齒是怎麼被治療的!大家都怕看牙科,一坐上診療台好像只能任人宰割,花大錢、花時間之外,疼痛更是讓人難以忍受。為什麼好幾次都看不好?根管治療、拔牙、植牙…什麼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到底是自己的牙爛?還是醫生的技術不好?其中牽涉的價差、療程、科技、工具與醫療倫理問題息息相關。
本書內容要告訴你從不知道的牙醫祕辛,搭配易懂的插畫圖片和真實案例說明,更瞭解治療過程和牙醫問診方式等可能遇到的問題,讓你學會聰明選擇好牙醫。
做對3件事,從此告別打呼人生
作者:林彥璋、無恙森林團隊
人為什麼打呼?顛覆你對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的觀念。
打鼾真的好不了?破除你的迷思!
呼吸要調整、筋膜要活化,否則睡眠亂糟糟?!
睡眠復健的實證醫學
讓呼吸順暢、讓睡覺安穩,告別躁動不安的夜晚,迎來精神飽滿的一天!
探索人體不可思議的網絡系統:筋膜
作者:林彥璋、無恙森林團隊
一旦我們認知到,筋膜失調是疼痛訊息的來源之一,我們對於慢性疼痛的療法,就會朝向一個嶄新的方向:「活化筋膜」。
你曾因為全身緊繃痠痛麻的問題,做按摩針灸都完全不見起色?或者你是否覺得動作受限、身體越來越疲憊、久坐久站成問題,跑遍各大醫院卻仍找不出病因?
事實上這些問題,都可以被歸類為「筋膜疼痛症候群」(或俗稱【筋膜沾黏】)…
醫學期刊
The Impact on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uring and Following Exercise in Adults: A Meta-Regression Study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運動期間及運動後成人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總和迴歸研究與試驗序列分析」
《MDPI》 Medicina 2024, 60(8), 1223;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60081223
「運動期間及運動後成人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總和迴歸研究與試驗序列分析」
摘要:
(1) 背景:
運動透過多種機制促進心血管健康,其中之一是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本研究旨在系統性地檢視運動對成年人心率變異性(HRV)的影響,特別是在運動期間及運動後一小時內的影響(WHAE)。
(2)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進行了全面的文獻回顧,使用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PubMed資料庫,識別已發表的研究,報告運動對成年人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這些研究測量了低頻帶(0.04–0.15 Hz)的絕對功率與高頻帶(0.015–0.4 Hz)的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以評估交感神經活動,並計算正常心跳間的根均方差(RMSSD)以評估副交感神經活動。
運動透過多種機制促進心血管健康,其中之一是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本研究旨在系統性地檢視運動對成年人心率變異性(HRV)的影響,特別是在運動期間及運動後一小時內的影響(WHAE)。
本研究進行了全面的文獻回顧,使用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PubMed資料庫,識別已發表的研究,報告運動對成年人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這些研究測量了低頻帶(0.04–0.15 Hz)的絕對功率與高頻帶(0.015–0.4 Hz)的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以評估交感神經活動,並計算正常心跳間的根均方差(RMSSD)以評估副交感神經活動。
(3)結果:
總共篩選了3329篇研究以評估其相關性,最終納入了10篇使用LF/HF比率和RMSSD等方法測量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文章,涉及292名成人患者進行總和分析。在當前的總和分析中,我們觀察到運動期間及運動後,副交感神經活動顯著降低,RMSSD顯示與運動前水平相比(均數差異[MD] = −4.96,95%信賴區間[CI]:−8.00至−1.91,p = 0.003)。然而,運動後交感神經活動(由LF/HF比率表示)相較於運動前水平顯示出邊緣顯著的增加(MD = 1.06,95% CI:−0.01至2.12,p = 0.052)。總和迴歸模型發現,與RMSSD相關的因素包括平均年齡、男性性別和運動後的持續時間。此外,LF/HF比率的相關因素則是參與者的健康狀況。試驗序列分析提供了運動期間及運動後RMSSD降低和LF/HF比率增加的有力證據。
(4)結論:
考慮到本研究的限制,結果顯示在運動期間及運動後,成年人副交感神經活動顯著降低,而交感神經活動邊緣顯著增加,這一點通過試驗序列分析得到了確認。總和迴歸分析顯示副交感神經活動與參與者的年齡及男性性別呈負相關,與運動後持續時間呈正相關。此外,交感神經活動的增加與參與者的健康狀況相關。本研究建議,運動可能在慢性病患者與健康個體之間對自律神經平衡產生不同的影響,這突顯了為不同群體量身定制運動干預以改善自律神經功能的潛在需求。
總共篩選了3329篇研究以評估其相關性,最終納入了10篇使用LF/HF比率和RMSSD等方法測量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文章,涉及292名成人患者進行總和分析。在當前的總和分析中,我們觀察到運動期間及運動後,副交感神經活動顯著降低,RMSSD顯示與運動前水平相比(均數差異[MD] = −4.96,95%信賴區間[CI]:−8.00至−1.91,p = 0.003)。然而,運動後交感神經活動(由LF/HF比率表示)相較於運動前水平顯示出邊緣顯著的增加(MD = 1.06,95% CI:−0.01至2.12,p = 0.052)。總和迴歸模型發現,與RMSSD相關的因素包括平均年齡、男性性別和運動後的持續時間。此外,LF/HF比率的相關因素則是參與者的健康狀況。試驗序列分析提供了運動期間及運動後RMSSD降低和LF/HF比率增加的有力證據。
考慮到本研究的限制,結果顯示在運動期間及運動後,成年人副交感神經活動顯著降低,而交感神經活動邊緣顯著增加,這一點通過試驗序列分析得到了確認。總和迴歸分析顯示副交感神經活動與參與者的年齡及男性性別呈負相關,與運動後持續時間呈正相關。此外,交感神經活動的增加與參與者的健康狀況相關。本研究建議,運動可能在慢性病患者與健康個體之間對自律神經平衡產生不同的影響,這突顯了為不同群體量身定制運動干預以改善自律神經功能的潛在需求。
「即時測量超慢跑對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 —前驅試驗的個案報告」
《台灣醫學雜誌》 2024;34:51-56
1.自然牙醫診所
2.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3.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
受理日期:112年8月23日 修改日期:112年11月2日 同意刊登:113年1月22日
通訊作者:江瑞坤
《台灣醫學雜誌》 2024; 34: 51-56) | Doi: 10.53106/168232812024033401005
《台灣醫學雜誌》 2024;34:51-56
2.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3.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
通訊作者:江瑞坤
(1)目的:
運動可以改善健康,健康與自主神經功能有關,分析心率變異性 可以反應出自主神經功能。本文目的是以穿戴式心率偵測器,配合手機 應用程式下載,分析心率變異性,來探討即時檢測超慢跑對於交感及副交感功能的影響。 方法:本研究選在夜間7-9點運動場進行,受試者為一位58歲中年男性,配戴Polar公司H10胸帶,及手執有Polar sensor logger 3.0.0應用程式的手機,先進行繞圈走路持續10分鐘(時速約為2公里),接著超慢跑10分鐘(時速約為4公里),隔三天後,在同時段先超慢跑再走路,如此各3 次,合計6次測試。分析比較走路與超慢跑時的心率變異性。
(2)結果:
本個案研究,經過6次小心地實時檢測,使用上述應用程式下載資料,分走路與超慢跑分析心跳、交感功能指標(LF/HF比率)、副交感功能指標(RMSSD),計算平均及標準差,接著做配對t檢定分析,先進行時域分析,發現心跳每分鐘平均次數,超慢跑時比走路時顯著上升 (126.9±10.1 vs. 93.7±8.2, p=0.001),副交感功能並未達顯著差異(RMSSD: 4.3±0.9 vs. 5.6±3.1, p=0.378),再做頻域分析,超慢跑時交感功能比走路 時顯著下降(LF/HF比率:4.5±4.2 vs. 17.2±1.5, p=0.002)。
(3)結論:
短暫的10分鐘超慢跑,就可以使交感功能顯著下降,至於對副交感功能的影響則需要更多的研究。
運動可以改善健康,健康與自主神經功能有關,分析心率變異性 可以反應出自主神經功能。本文目的是以穿戴式心率偵測器,配合手機 應用程式下載,分析心率變異性,來探討即時檢測超慢跑對於交感及副交感功能的影響。 方法:本研究選在夜間7-9點運動場進行,受試者為一位58歲中年男性,配戴Polar公司H10胸帶,及手執有Polar sensor logger 3.0.0應用程式的手機,先進行繞圈走路持續10分鐘(時速約為2公里),接著超慢跑10分鐘(時速約為4公里),隔三天後,在同時段先超慢跑再走路,如此各3 次,合計6次測試。分析比較走路與超慢跑時的心率變異性。
本個案研究,經過6次小心地實時檢測,使用上述應用程式下載資料,分走路與超慢跑分析心跳、交感功能指標(LF/HF比率)、副交感功能指標(RMSSD),計算平均及標準差,接著做配對t檢定分析,先進行時域分析,發現心跳每分鐘平均次數,超慢跑時比走路時顯著上升 (126.9±10.1 vs. 93.7±8.2, p=0.001),副交感功能並未達顯著差異(RMSSD: 4.3±0.9 vs. 5.6±3.1, p=0.378),再做頻域分析,超慢跑時交感功能比走路 時顯著下降(LF/HF比率:4.5±4.2 vs. 17.2±1.5, p=0.002)。
短暫的10分鐘超慢跑,就可以使交感功能顯著下降,至於對副交感功能的影響則需要更多的研究。
Surge of Sympathetic Activity during Hyperventilation at the End of Apnea for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的呼吸暫停結束時高通氣引發的交感神經活動激增」
《MDPI》 Medicina 2024, 60(3),366;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60030366。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的呼吸暫停結束時高通氣引發的交感神經活動激增」
摘要:
(1)背景與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機制是多因素的,涉及間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交感神經激活。本研究旨在探討OSA患者整夜睡眠呼吸暫停期間交感神經活動的變化。
(2)材料與方法:
參與者接受了全夜的多導睡眠圖檢查(PSG),並收集了PSG的心電圖(EKG)數據以進行心率變異性(HRV)分析。HRV測量在時間域和頻率域中進行。計算了反映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正常心跳間根均方差(RMSSD),以及低頻帶(0.04–0.15 Hz)絕對功率與高頻帶(0.015–0.4 Hz)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用於指示交感神經活動。
(1)背景與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機制是多因素的,涉及間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交感神經激活。本研究旨在探討OSA患者整夜睡眠呼吸暫停期間交感神經活動的變化。
參與者接受了全夜的多導睡眠圖檢查(PSG),並收集了PSG的心電圖(EKG)數據以進行心率變異性(HRV)分析。HRV測量在時間域和頻率域中進行。計算了反映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正常心跳間根均方差(RMSSD),以及低頻帶(0.04–0.15 Hz)絕對功率與高頻帶(0.015–0.4 Hz)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用於指示交感神經活動。
(3)結果:
分析共納入43名參與者(35名男性和8名女性)。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44.1 ± 11.3歲,平均體重指數(BMI)為28.6 ± 5.4 kg/m²。OSA患者整夜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隨機選取,主要發生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階段(39次,占90.7%)。所選擇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通常表現為多次呼吸暫停,常伴有打鼾,並在事件結束時出現高通氣。研究結果顯示,最低和最高LF/HF比率的5分鐘HRV窗口中心,分別在入睡後111.8 ± 88.2分鐘和117.4 ± 88.6分鐘出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01)。類似地,最低和最高LF/HF比率分別為0.82 ± 0.56和3.53 ± 2.94,也顯示出統計學意義的差異(p < 0.001)。
(4)結論:
本研究中,OSA患者整夜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主要發生在非REM階段。此外,我們觀察到交感神經活動在呼吸暫停結束階段的高通氣窗口達到高峰,這可能會帶來心血管風險。然而,仍需進一步研究來驗證這些結果。
分析共納入43名參與者(35名男性和8名女性)。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44.1 ± 11.3歲,平均體重指數(BMI)為28.6 ± 5.4 kg/m²。OSA患者整夜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隨機選取,主要發生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階段(39次,占90.7%)。所選擇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通常表現為多次呼吸暫停,常伴有打鼾,並在事件結束時出現高通氣。研究結果顯示,最低和最高LF/HF比率的5分鐘HRV窗口中心,分別在入睡後111.8 ± 88.2分鐘和117.4 ± 88.6分鐘出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01)。類似地,最低和最高LF/HF比率分別為0.82 ± 0.56和3.53 ± 2.94,也顯示出統計學意義的差異(p < 0.001)。
本研究中,OSA患者整夜的睡眠呼吸暫停事件主要發生在非REM階段。此外,我們觀察到交感神經活動在呼吸暫停結束階段的高通氣窗口達到高峰,這可能會帶來心血管風險。然而,仍需進一步研究來驗證這些結果。
Oscillation of Sympathetic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during the First Hour of Sleep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 在入睡首小時的交感神經活動波動」
Healthcare 2023, 11(19), 2701; https://doi.org/10.3390/healthcare11192701
摘要:
(1) 背景: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的主要症狀,可能會增加交感神經活動。另一方面,睡眠通常會導致交感神經活動減少。心率變異性(HRV)分析是一種非侵入性技術,用於評估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然而,關於睡眠與打鼾對OSA患者交感神經活動綜合影響的研究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入睡的首小時(非快速眼動睡眠)中。本研究旨在調查睡眠與打鼾對交感神經活動的淨影響,並探索可能導致OSA患者在入睡首小時交感神經活動增加的因素。
(2) 方法:
參與者由門診部轉診進行OSA診斷,並接受了整夜的多導睡眠圖檢查(PSG)。從PSG下載心電圖(EKG)數據以進行HRV分析。HRV測量在時間域和頻率域中進行,包括正常心跳間根均方差(RMSSD)和低頻帶(LF)(0.04–0.15 Hz)絕對功率與高頻帶(HF)(0.15–0.4 Hz)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 在入睡首小時的交感神經活動波動」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的主要症狀,可能會增加交感神經活動。另一方面,睡眠通常會導致交感神經活動減少。心率變異性(HRV)分析是一種非侵入性技術,用於評估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然而,關於睡眠與打鼾對OSA患者交感神經活動綜合影響的研究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入睡的首小時(非快速眼動睡眠)中。本研究旨在調查睡眠與打鼾對交感神經活動的淨影響,並探索可能導致OSA患者在入睡首小時交感神經活動增加的因素。
參與者由門診部轉診進行OSA診斷,並接受了整夜的多導睡眠圖檢查(PSG)。從PSG下載心電圖(EKG)數據以進行HRV分析。HRV測量在時間域和頻率域中進行,包括正常心跳間根均方差(RMSSD)和低頻帶(LF)(0.04–0.15 Hz)絕對功率與高頻帶(HF)(0.15–0.4 Hz)絕對功率之比(LF/HF比率)。
(3) 結果:
分析共納入45名參與者(38名男性和7名女性)。RMSSD從0–5分鐘逐漸增加到50–60分鐘(p = 0.024),而LF/HF比率在入睡的首小時(非快速眼動睡眠)中下降(p < 0.001)。在打鼾(S)事件中,LF/HF比率與睡下超過20分鐘後出現的首個打鼾事件相關(勝算比,OR = 10.9,p = 0.004),以及與被診斷為重度OSA的患者相關(OR = 5.01,p = 0.045),這些結果通過邏輯斯迴歸確定。
(4) 結論:
本研究觀察到在入睡的首小時,OSA患者的RMSSD值增加,LF/HF比率值下降。較高的LF/HF比率與躺下超過20分鐘後的首個打鼾事件出現以及重度OSA患者相關。
分析共納入45名參與者(38名男性和7名女性)。RMSSD從0–5分鐘逐漸增加到50–60分鐘(p = 0.024),而LF/HF比率在入睡的首小時(非快速眼動睡眠)中下降(p < 0.001)。在打鼾(S)事件中,LF/HF比率與睡下超過20分鐘後出現的首個打鼾事件相關(勝算比,OR = 10.9,p = 0.004),以及與被診斷為重度OSA的患者相關(OR = 5.01,p = 0.045),這些結果通過邏輯斯迴歸確定。
本研究觀察到在入睡的首小時,OSA患者的RMSSD值增加,LF/HF比率值下降。較高的LF/HF比率與躺下超過20分鐘後的首個打鼾事件出現以及重度OSA患者相關。
Association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dults
「心率變異性與中年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之關聯」
林彥璋,江瑞坤,盧誌明,高以信《MDPI》 2023 Mar; 59(3): 471.Published online 2023 Feb 27.| Doi: 10.3390/medicina59030471
「心率變異性與中年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之關聯」
摘要:
背景與目的:心率變異性(HRV)分析是一種非侵襲方法,用於檢查自律神經系統功能,HRV分析的臨床應用已廣為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討HRV與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之間的關聯,對象為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診斷而轉介進行多導睡眠檢查(PSG)的患者。材料與方法:患者接受了整夜PSG檢查。分析了夜間HRV和AHI的數據。我們確定了HRV的時間域和頻率域參數與AHI的相關性。
(1) 結果:
共納入62名參與者(50名男性和12名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齡、體重指數(BMI)、頸圍和AHI分數分別為44.4 ± 11.5歲、28.7 ± 5.2、40.2 ± 4.8公分和32.1 ± 27.0。正常心跳之間的平方根均方根差(RMSSD)的對數值與BMI呈負相關(p = 0.034)和頸圍(p = 0.003)。低頻帶與高頻帶的絕對功率比值(LF/HF)對數與AHI呈正相關(p = 0.006)。在多因子線性迴歸分析中,更高的LF/HF功率比對數值(β = 5.01, p = 0.029)和BMI(β = 2.20, p < 0.001)與較高的AHI值顯著相關。
(2) 結論:
在成年人進行整夜PSG檢查中,更高的LF/HF功率比對數值和BMI與AHI呈正相關。
背景與目的:心率變異性(HRV)分析是一種非侵襲方法,用於檢查自律神經系統功能,HRV分析的臨床應用已廣為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討HRV與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之間的關聯,對象為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診斷而轉介進行多導睡眠檢查(PSG)的患者。材料與方法:患者接受了整夜PSG檢查。分析了夜間HRV和AHI的數據。我們確定了HRV的時間域和頻率域參數與AHI的相關性。
共納入62名參與者(50名男性和12名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齡、體重指數(BMI)、頸圍和AHI分數分別為44.4 ± 11.5歲、28.7 ± 5.2、40.2 ± 4.8公分和32.1 ± 27.0。正常心跳之間的平方根均方根差(RMSSD)的對數值與BMI呈負相關(p = 0.034)和頸圍(p = 0.003)。低頻帶與高頻帶的絕對功率比值(LF/HF)對數與AHI呈正相關(p = 0.006)。在多因子線性迴歸分析中,更高的LF/HF功率比對數值(β = 5.01, p = 0.029)和BMI(β = 2.20, p < 0.001)與較高的AHI值顯著相關。
在成年人進行整夜PSG檢查中,更高的LF/HF功率比對數值和BMI與AHI呈正相關。
Dependable algorithm for visualizing snoring duration through acoustic analysis: A pilot study
「透過聲學分析可視化打鼾持續時間的可靠演算法:初步初步研究」
Hsueh-Hsin Kao ,
《醫學》101(51):pe32538,2022年12月23日 。 號碼: 10.1097/MD.0000000000032538
高學鑫,林彥璋,江瑞坤,王俊隆,高以信
「透過聲學分析可視化打鼾持續時間的可靠演算法:初步初步研究」
《醫學》101(51):pe32538,2022年12月23日 。 號碼: 10.1097/MD.0000000000032538
打鼾對打鼾者的伴侶來說是一種困擾,並且與慢性疾病有關。從整個夜間睡眠期估算打鼾的持續時間是具有挑戰性的。作者提出了一種可靠的算法,通過聲學分析來可視化打鼾的持續時間。研究中使用的儀器(Sony數字錄音機和智能手機的SnoreClock應用程序)在睡眠期間,放置在距離受試者頭部30公分內。隨後,基於Sony錄音機錄製的音頻文件繪製了聲譜圖。作者因此開發了一種算法,通過可視化典型的打鼾片段來驗證打鼾持續時間。共分析了來自6名個體的37個打鼾錄音,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44.6 ± 9.9歲。每個錄製的文件都調整為規範的600秒段進行繪製。可視化顯示,在振幅域中,聚集的打鼾特徵呈現出近似等距的尖峰(大多數具有上升–下降的趨勢)。錄製的打鼾聲顯示出一個或多個明顯的固定頻帶。打鼾集群之間的間隔被記錄下來並納入整夜打鼾的計算中。數字錄音文件中打鼾率的相關係數在檢查者A和B之間為0.865(P < .001),而使用SnoreClock應用程序與檢查者之間的相關係數則為0.757(P < .001)和0.787(P < .001)。因此,開發出了一種高重現性的可靠算法,用於估計可視化打鼾的持續時間。
Snoring Index and Neck Circumference as Predictors of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打鼾指數和頸圍作為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預測因子」
Jui-Kun Chiang , Yen-Chang Lin ,
《MDPI》Healthcare 2022, 10(12), 2543;
Submission received: 26 October 2022 / Revised: 12 December 2022 / Accepted: 13 December 2022 / Published: 15 December 2022| Doi : 10.3390/healthcare10122543
「打鼾指數和頸圍作為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預測因子」
Submission received: 26 October 2022 / Revised: 12 December 2022 / Accepted: 13 December 2022 / Published: 15 December 2022| Doi : 10.3390/healthcare10122543
摘要:
(1) 背景: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的主要症狀。打鼾聲的聲學特徵包括內部打鼾特徵(包括打鼾指數 [SI])和外部打鼾特徵。然而,打鼾聲與根據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評估的OSA嚴重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仍不明確。我們旨在利用打鼾指數(SI)和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來預測OSA及其根據AHI的嚴重程度,針對中年參與者進行多導睡眠檢查(PSG)。
(2) 方法:
共招募50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7.5 ± 12.6歲;體重指數 [BMI]:29.2 ± 5.6 kg/m²),他們因打鼾而轉診進行OSA診斷,並接受了一整晚的PSG檢查。
(1) 背景: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的主要症狀。打鼾聲的聲學特徵包括內部打鼾特徵(包括打鼾指數 [SI])和外部打鼾特徵。然而,打鼾聲與根據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評估的OSA嚴重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仍不明確。我們旨在利用打鼾指數(SI)和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來預測OSA及其根據AHI的嚴重程度,針對中年參與者進行多導睡眠檢查(PSG)。
共招募50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7.5 ± 12.6歲;體重指數 [BMI]:29.2 ± 5.6 kg/m²),他們因打鼾而轉診進行OSA診斷,並接受了一整晚的PSG檢查。
(3) 結果:
平均AHI為30.2 ± 27.2,平均SI為87.9 ± 56.3事件/小時。總體而言,11名參與者存在白天嗜睡(ESS > 10)。SI與AHI之間的相關性顯著(r = 0.33,p = 0.021)。單變量線性迴歸分析顯示,男性、體重指數、頸圍、ESS和SI與AHI相關。通過多變量線性迴歸模型,SI(β = 0.18,p = 0.004)和頸圍(β = 2.40,p < 0.001)與AHI之間仍然存在顯著相關性。
(4) 結論:
每小時睡眠中打鼾的總次數和頸圍與參加PSG的成年人中OSA呈正相關。
平均AHI為30.2 ± 27.2,平均SI為87.9 ± 56.3事件/小時。總體而言,11名參與者存在白天嗜睡(ESS > 10)。SI與AHI之間的相關性顯著(r = 0.33,p = 0.021)。單變量線性迴歸分析顯示,男性、體重指數、頸圍、ESS和SI與AHI相關。通過多變量線性迴歸模型,SI(β = 0.18,p = 0.004)和頸圍(β = 2.40,p < 0.001)與AHI之間仍然存在顯著相關性。
每小時睡眠中打鼾的總次數和頸圍與參加PSG的成年人中OSA呈正相關。
Correlation between snoring sounds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dults: 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打鼾聲與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相關性:總和迴歸分析」
Jui-Kun Chiang , Yen-Chang Lin ,
《Sleep Sci.》2022 Oct-Dec; 15(4): 463–470. | Doi: 10.5935/1984-0063.20220068
「打鼾聲與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相關性:總和迴歸分析」
(1) 目標: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狀,分析打鼾聲可能成為評估OSA的潛在替代方法,替代多導睡眠檢查(PSG)。本研究旨在系統性地檢查打鼾聲與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之間的相關性,作為OSA嚴重程度的指標。
(2) 材料與方法:
通過對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PubMed數據庫進行綜合文獻回顧,確定報導打鼾與AHI值之間相關性的已發表研究,並進行總和迴歸分析。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狀,分析打鼾聲可能成為評估OSA的潛在替代方法,替代多導睡眠檢查(PSG)。本研究旨在系統性地檢查打鼾聲與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之間的相關性,作為OSA嚴重程度的指標。
通過對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PubMed數據庫進行綜合文獻回顧,確定報導打鼾與AHI值之間相關性的已發表研究,並進行總和迴歸分析。
(3) 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13篇涉及3,153名成年患者的研究。隨機效應總和分析顯示,打鼾聲與AHI值的合併相關係數為0.71(95%CI:0.49,0.85),並經Knapp和Hartung調整。I²和卡方Q檢驗顯示存在顯著異質性(97.6%,p < 0.001)。在調整其他共變數的影響後,Fisher的r-to-z轉換相關係數的平均值由打鼾率減少0.80(95%CI = -1.02,-0.57),由打鼾指數減少1.46(95%CI = -1.85,-1.07),由平均體重指數減少0.21(95%CI = -0.31,-0.11),而由平均年齡增加0.15(95%CI = 0.10,0.20)。該模型的擬合度非常好(R² = 0.9641)。
(4) 結論:
在與PSG研究中,打鼾的嚴重程度與AHI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與打鼾率和打鼾指數相比,打鼾強度、打鼾頻率和打鼾時間間隔指數是評估打鼾嚴重程度更為敏感的指標。
本研究共納入13篇涉及3,153名成年患者的研究。隨機效應總和分析顯示,打鼾聲與AHI值的合併相關係數為0.71(95%CI:0.49,0.85),並經Knapp和Hartung調整。I²和卡方Q檢驗顯示存在顯著異質性(97.6%,p < 0.001)。在調整其他共變數的影響後,Fisher的r-to-z轉換相關係數的平均值由打鼾率減少0.80(95%CI = -1.02,-0.57),由打鼾指數減少1.46(95%CI = -1.85,-1.07),由平均體重指數減少0.21(95%CI = -0.31,-0.11),而由平均年齡增加0.15(95%CI = 0.10,0.20)。該模型的擬合度非常好(R² = 0.9641)。
在與PSG研究中,打鼾的嚴重程度與AHI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與打鼾率和打鼾指數相比,打鼾強度、打鼾頻率和打鼾時間間隔指數是評估打鼾嚴重程度更為敏感的指標。
Long-term benefits of a new oral appliance on adult snoring: a trend analysis
「長期使用新型口腔裝置對成人打鼾的益處:趨勢分析」
Jui-Kun Chiang , Yen-Chang Lin ,
《Multidiscip Respir Med.》 2022 Jan 12; 17(2): 824.Published online 2022 Mar 15. | Doi: 10.4081/mrm.2022.824
「長期使用新型口腔裝置對成人打鼾的益處:趨勢分析」
(1) 背景:
打鼾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可能與白天疲勞、內皮功能障礙、血管損傷、中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相關,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為明顯。本研究探討了所謂的林氏口腔裝置(LOA)對台灣成人打鼾率的影響。
(2) 方法:
本研究採用時間序列分析,檢視不同長度的 LOA 舌壓裝置與打鼾率之間的關聯。LOA 包含兩個組件:客制牙套結合不同長度的壓舌裝置;不同版本的裝置擁有不同長度的壓舌裝置。
(3) 結果:
我們的多元線性迴歸時間序列模型顯示,LOA 對打鼾率的影響如下: i) LOA 舌壓裝置的長度為 1 cm 和 2.5 cm(分別為 LOA-1 和 LOA-2.5)與打鼾率降低相關; ii) 睡眠時間在 5.5-7.5 小時之間及白天嗜睡與打鼾率增加相關; iii) 在打鼾率超過 10% 的參與者中,某一天之前 1-7 天的打鼾率顯著影響該日的打鼾率。
(4) 結論:
我們發現 LOA 能夠降低打鼾率,而 2.5 cm 長度的壓舌裝置在降低打鼾率方面效果最佳。
打鼾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可能與白天疲勞、內皮功能障礙、血管損傷、中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風險相關,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為明顯。本研究探討了所謂的林氏口腔裝置(LOA)對台灣成人打鼾率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時間序列分析,檢視不同長度的 LOA 舌壓裝置與打鼾率之間的關聯。LOA 包含兩個組件:客制牙套結合不同長度的壓舌裝置;不同版本的裝置擁有不同長度的壓舌裝置。
我們的多元線性迴歸時間序列模型顯示,LOA 對打鼾率的影響如下: i) LOA 舌壓裝置的長度為 1 cm 和 2.5 cm(分別為 LOA-1 和 LOA-2.5)與打鼾率降低相關; ii) 睡眠時間在 5.5-7.5 小時之間及白天嗜睡與打鼾率增加相關; iii) 在打鼾率超過 10% 的參與者中,某一天之前 1-7 天的打鼾率顯著影響該日的打鼾率。
我們發現 LOA 能夠降低打鼾率,而 2.5 cm 長度的壓舌裝置在降低打鼾率方面效果最佳。
Effects of a novel oral appliance on snoring in adults: A pilot study
「成人打鼾的新型口腔裝置的效益:初步研究」
Hsueh-Hsin Kao , Yen-Chang Lin , Jui-Kun Chiang , Chia-Yuan Hsu , Chih-Ming Lu , Yee-Hsin Kao 高學鑫,林彥璋,江瑞坤,許嘉元,盧誌明,高以信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Volume 17, Issue 1, January 2022, Pages 521-527
「成人打鼾的新型口腔裝置的效益:初步研究」
摘要
(1)背景/目的:
口腔裝置(OAs)[牙套]作為對於不耐受持續正壓呼吸治療的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的替代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一種新型口腔裝置(稱為林氏牙套Lin OA,LOA,通氣干擾型鼻塞緩解和打鼾停止口腔裝置)對成人打鼾率的影響。
(2)材料與方法:
LOA由兩部分組成:結合牙齒矯正器和固定壓舌器。壓舌器的長度根據不同版本範圍從0.5厘米到3.5厘米。患者在睡眠期間使用LOA時,同步使用SnoreClock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記錄他們的打鼾率。
口腔裝置(OAs)[牙套]作為對於不耐受持續正壓呼吸治療的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患者的替代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一種新型口腔裝置(稱為林氏牙套Lin OA,LOA,通氣干擾型鼻塞緩解和打鼾停止口腔裝置)對成人打鼾率的影響。
LOA由兩部分組成:結合牙齒矯正器和固定壓舌器。壓舌器的長度根據不同版本範圍從0.5厘米到3.5厘米。患者在睡眠期間使用LOA時,同步使用SnoreClock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記錄他們的打鼾率。
(3)結果:
共分析了4920條錄音(來自34名男性的4239條錄音和來自8名女性的681條錄音)。根據使用的LOA壓舌器長度(0.5至3.5厘米,分為LOA-0.5、LOA-1和LOA-3.5組),對錄音進行排序,未使用LOA的參與者被標記為LOA-0組。女性在LOA-0、LOA-0.5至LOA-2組的打鼾率較高,但在LOA-3組的打鼾率低於男性,根據單變量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壓舌器長度每增加1厘米,打鼾率顯著減少5.04%。持續使用LOA使打鼾率以線性迴歸的隨機截距模型每天減少0.02%。
(4)結論:
使用這種新型LOA可能會隨著每1厘米的舌壓縮器長度增加而顯著減少打鼾率5.04%。
共分析了4920條錄音(來自34名男性的4239條錄音和來自8名女性的681條錄音)。根據使用的LOA壓舌器長度(0.5至3.5厘米,分為LOA-0.5、LOA-1和LOA-3.5組),對錄音進行排序,未使用LOA的參與者被標記為LOA-0組。女性在LOA-0、LOA-0.5至LOA-2組的打鼾率較高,但在LOA-3組的打鼾率低於男性,根據單變量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壓舌器長度每增加1厘米,打鼾率顯著減少5.04%。持續使用LOA使打鼾率以線性迴歸的隨機截距模型每天減少0.02%。
使用這種新型LOA可能會隨著每1厘米的舌壓縮器長度增加而顯著減少打鼾率5.04%。
Validation of snoring detection using a smartphone app
「驗證檢測打鼾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
江瑞坤,林彥璋,林志文,丁慶雄,高以信《Sleep Breath.》2022; 26(1): 81–87. Published online 2021 Apr 3. | Doi: 10.1007/s11325-021-02359-3。
「驗證檢測打鼾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
摘要
(1)目的:
打鼾與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密切相關。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普及和可獲得性增加,在家通過打鼾應用程式檢測打鼾變得可行。然而,打鼾應用程式的檢測準確性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了Snore Clock—一款付費的打鼾檢測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的打鼾檢測準確性。
(2)方法:
使用安裝了付費應用程式Snore Clock的智能手機檢測打鼾率。該應用程式提供以下變量的信息:睡眠時長、打鼾時長、打鼾音量(以分貝dB計)、最大打鼾音量(以分貝dB計)和打鼾時比率(%)。簡而言之,我們首先回顧了Snore Clock檢測的打鼾率,然後由耳鼻喉專科醫生通過回放應用程式錄音來審查實際的打鼾率。
打鼾與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密切相關。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普及和可獲得性增加,在家通過打鼾應用程式檢測打鼾變得可行。然而,打鼾應用程式的檢測準確性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了Snore Clock—一款付費的打鼾檢測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的打鼾檢測準確性。
使用安裝了付費應用程式Snore Clock的智能手機檢測打鼾率。該應用程式提供以下變量的信息:睡眠時長、打鼾時長、打鼾音量(以分貝dB計)、最大打鼾音量(以分貝dB計)和打鼾時比率(%)。簡而言之,我們首先回顧了Snore Clock檢測的打鼾率,然後由耳鼻喉專科醫生通過回放應用程式錄音來審查實際的打鼾率。
(3)結果:共分析了11名患者的201條打鼾記錄。Snore Clock測量的打鼾率與手動測量的打鼾率密切相關(r = 0.907)。Snore Clock的平均打鼾檢測準確率為95%,其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65% ± 35%、97% ± 4%、78% ± 25%和97% ± 4%。然而,打鼾率越高,應用程式的假陰性率也越高。
(4)結論:Snore Clock與各品牌智能手機兼容,並具有較高的打鼾預測值。根據Snore Clock與手動檢測方法之間的強相關性,這些發現驗證了Snore Clock在家檢測打鼾的能力。
「牙周炎之診斷與治療」。 《基層醫療》台灣家庭醫學學會 2020;35(5):124-130。
高以信、莊舜揚、林彥璋、江瑞坤:牙周炎之診斷與治療。
牙周炎是牙齒周圍組織發炎導致牙周組織破壞的疾病,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屬於第十一章消化系統疾病,代碼為K05是指牙齦及牙周疾病。K05.2是指急性牙周炎(acute periodontitis),K05.3是指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所謂牙周是指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包含牙齦、齒槽骨、與牙周韌帶。牙周疾病主要分為牙齦炎及牙周炎。
牙齦炎是牙周炎的前身,其症狀主要有牙齦的紅腫、發炎、疼痛與易於流血,牙齦炎持續進行會引起牙齦周圍支持組織(supporting tissue)遭受破壞,如果牙齦炎階段沒有接受治療而發炎持續發生,導致齒槽骨(alveolar bone)進行破壞吸收、牙齒周圍結締組織喪失,最後就會演變成所謂的牙周炎(圖1)。當牙周炎慢慢演變過於嚴重之時,往往牙齒就會面臨拔牙的結果,且牙周炎與一些慢性疾病有關,因此治療牙周炎,正確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牙周病,亦關係到全身的健康。
「不同壓舌結構長度之氣流干擾式止鼾牙套對於打鼾的改善比較:以手機應用程式偵測一位中年男性為例」。《台灣家醫誌》, 2019; 29: 105-111。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部:高以信
自然牙醫診所:林彥璋、何瑪丹、曾筱甯
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江瑞坤
打鼾不僅會造成室友及親人的困 擾,打鼾對生理、心理及社會也有很大 的影響。中高頻(652-1500Hz)之鼾聲能量與頸動脈厚度有顯著正相關而與身體 質量指數、總膽固醇、呼吸中止係數、 收縮壓等無關。打鼾與許多睡眠疾患 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都有顯著的關聯…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與治療」。《基層醫療》台灣家庭醫學學會 2019;34(1):2-8。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部:高以信
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江瑞坤
自然牙醫診所:林彥璋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會增加疾病的風險,包括重大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症、心律不整、鬱血性心衰竭、及腦中風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患、以及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及死亡率。OSA常會有日間嗜睡,造成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增加工作時發生意外事故的機會。近來OSA可能增加機動車交通事故等相關議題,亦逐漸受到重視。OSA的診斷需依賴多頻道睡眠 (polysomnography) 檢查,其診斷與治療方式日漸精進,本文中將逐一介紹。
「革新性口呼吸矯正器:改善打鼾、過敏性鼻炎與免疫性疾病」。《臺灣牙醫界》,2014; 33-8: 34-41。
自然牙醫診所:林彥璋
此文將對目前口呼吸的問題做一個全面的整理,並談及矯正口呼吸的方法以及臨床實例。其中將以近期所研發的口呼吸矯正器做為治療用具,並援引多例它如何改善睡眠障礙、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胃腸不適、身體各部位痠痛等症狀的案例…
合作研究
執行試驗醫療機構:大林慈濟醫院
試驗名稱:
探討氣流干擾式之通鼻止鼾器對睡眠相關症狀的效果
(氣流干擾式之通鼻止鼾器:Airflow-interference-type Nasal Congestion Relieving and snore-ceasing device)
試驗簡介:
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中風、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及交通意外有關。而交通意外是最直接與生命安全有關。
睡眠狀態及品質容易隨著各種變因而有所不同,常見的睡眠狀況有:難入眠、多夢、睡不飽、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等。
因親友有夜間睡眠磨牙情形,便製作軟墊做為緩衝,發現連帶鼾聲變小,還發現患者的睡眠品質提升、鼻過敏變好、足底筋膜炎改善、胃食道逆流現象趨緩。
埔里自然牙醫診所林彥璋醫師研發的氣流干擾式之通鼻止鼾器,普獲好評,並且最後獲得多國專利,我們希望藉由問卷、睡眠檢查儀器、手機應用程式 app 及一般健康資料,探討對於您使用止鼾器前後改善症狀的情形。
【參與方法及資料保護】
可以與各區無恙專員聯絡,由專員解釋後進行。您提供的寶貴資料將由本研究團隊妥善保管,對於研究結果將適時回饋給您,以助於瞭解自己改善的情形。
最後,感恩您撥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