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肌筋膜的神奇絕招!

 

打通凍結的肌筋膜

生活在繁忙的工商社會,愈來愈多的現代人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困擾,不但可能發生於肩、頸、腰、背、顏面、四肢等部位,甚至連頭痛也與之脫不了關係。此症的臨床表現為身體局部肌肉緊繃、僵硬、伴隨疼痛、甚至隆起,往往可以找到一個或數個壓痛點,其中的誘發性痛點 (trigger point)在受到刺激時會將疼痛傳導至別處的肌肉,而產生這裡痛、那裡也痛的現象。嚴重時,患者還可能出現失眠、打嗝、便秘、腹瀉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在接觸一些筋骨酸痛特別明顯的個案時,無恙觀察到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舌頭特別容易亂動、敏感。他們的舌頭要不就是很敏感不習慣有東西壓著,要不就是很會動來動去,無法好好放鬆平放在口底。此外,有些人舌頭推擠力道相當大,那些一早醒後,發現舌頭邊緣有齒痕的人,就是這種情況。每當我在診治牙齒時,有許多患者的舌頭會相當不安份地亂動,甚至當我口鏡一壓口腔深部時,就會感到噁心想吐。這些舌根敏感或舌頭不安的患者, 就我臨床調查,都不例外地有一個共同問題:筋骨容易感到僵硬、酸痛。

舌頭反映了你全身肌筋膜的狀態
筋骨問題為什麼與舌頭有關係?這得從全身肌筋膜系統談起。我們的身體有三大全身性的系統,除了神經系統與循環系統外,另一個遍佈全身的生理網絡,就是肌筋膜系統。

肌筋膜系統:三大全身性系統之一,將全身黏著、維繫在一塊

肌筋膜長得什麼樣?當你買肉時,你仔細看一下肉之間有很多非常纖細、成透明狀的纖維,甚至會看到肌肉外有一層像保鮮膜但非常薄的透明膜,這些透明如網狀的結締組織,就是肌筋膜。 它覆蓋全身形成一個立體網絡,包圍每一處肌肉、骨骼、神經、血管、器官直到細胞層面。如果不是肌筋膜如黏膠、束帶般的連結功能,我們的肌肉、細胞與組織就會散開攤掉不成一束,肌肉與器官也合不在一起,整個身軀無法塑成一體。


人體足踝處的肌筋膜

 

作為全身最靈活的肌肉器官,舌頭與頭、頸部的肌筋膜錯綜複雜地交纏在一起。當全身肌筋膜失衡,或其中一個部位產生阻滯時,身體就會以不安份的擾動、收縮、抽筋與疼痛表現出來。舌頭就是一個反映此變化的出口之一。可以說,舌頭的穩定程度反映了全身肌筋膜的平衡與疏通狀態。如果舌頭很敏感、緊繃甚至難以控制,你的肌筋膜系統可能已經張力失衡、沉滯不通。

此在生理上的具體表現,就是全身各部位都可能發生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包括顏面、頭、肩、胛、腰、背、四肢等部位的痠麻疼痛、緊繃僵硬,或是異位隆起,身體不同部位會有激點痛並可能發散、轉移。常見的症狀如落枕、五十肩、晨僵症、肌腱炎、手麻、板機指、膏肓痛、坐骨神經痛、腰背酸痛、足底筋膜炎等。

要如何治療這些惱人的疼痛症狀?大部份人都採取由體外而內的方式,包括物理治療、整脊、推拿、按摩、針灸、熱電療等。但其實,治療肌筋膜疼痛跟呼吸一樣,可以靠自己不用依賴外力,而且同樣能從口腔著手。

刺激局部,就能傳遞整體

一直以來,西方主流醫學對肌筋膜的瞭解,僅止於它連結人體組織的功能。但自1990年代起,不少中外學者陸續發現到,肌筋膜所形成的網絡,與中國傳統醫學的「經絡」相當重疊。此不僅為中醫經絡找到了人體解剖實質上的物理基礎,也發現西醫肌筋膜系統扮演極度不可或缺的角色:傳遞全身整體的能量反應,重整與影響周圍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就生物基礎來看,筋膜網的主要成份,是一種連續但高度多樣化的凝膠。

 

肌筋膜:將全身細胞連繫在一起

它從細胞內基質一直延伸出來,一方面將眾多細胞聚集起來,串聯所有相連的細胞,另方面建構出一個分享與溝通的網絡,幫助身體各組織細胞間進行交互作用,交換各式各樣維持生命所需的物質。作一個簡單的譬喻,如果人體是間裝設有水電管路的房子,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體的水線路,而肌筋膜系統就是電線路。

肌筋膜這個電路系統有三大特點:

敏感:人體內任何壓力或張力的變化,都會讓肌筋膜產生生物電訊息。也就是說,你的每一個舉手投足間,不管是有感或無感,只要細胞外任何組織被壓縮或伸長,就算再微弱細小的變化,就會產生電。

通體:任一部位所發出的生物電,都會沿著肌筋膜的纖維網絡,傳遍全身。因此,人體任一部份有力學變化時,整個身體都會有所反應。這就像吊床某個角落如果被拉扯,整個吊床都會晃動的情況一樣。只是,肌筋膜這種生物電的傳播動作,並不會被身體覺察到,也很難被直接檢測出來,也因此我們才會一直以來都忽略肌筋膜這種傳遞作用。

迅速:肌筋膜系統傳遞訊息的速度,比神經系統快上三倍。肌筋膜系統這種立即傳遞的機制,可從一些日常實例來看。譬如赤腳走路,我們的腳底總是可以快大腦神經一步,感覺到地板的任何振動與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每當你被針灸或推拿時,你的身體總是馬上就有反應。

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瞭解到肌筋膜掌控了人體內的力學變化,它不僅牽一髮就能動全身,而且感應程度與反應速度,都超乎我們想像。近年有一個著名的實驗,顯示只要對肌筋膜有刺激,不管刺激的位置在哪裡,就會使身體產生反應。

 

真針灸與假針灸的實驗

2007年,德國雷根斯堡骨科學系教授麥可 • 哈克進行一個針灸實驗。這個實驗針對1162名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腰痛症狀平均長達8年),測試針灸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這實驗將患者分為三組,分別為真針灸、假針灸(把針扎進皮膚,但只是過皮,沒扎在穴位上,也沒有用手去推或轉動),以及傳統療法(透過藥物、物理治療或運動等)。經過六個月的治療,真針灸組覺得腰痛有改善的比例為47.6%,假針灸組有44.2%,傳統療法組則為27.4%。就實驗結果來看,相較於傳統療法,針灸確實有效。但由於真針灸與假針灸之間差異過小,在統計上並未構成意義,因此兩者其實沒有差別。

此實驗說明一件事:過去以為針灸必須要扎在穴位上才有效,但實際上穴位並非重點,而是「刺激」這件事。由於肌筋膜包圍體內任一部位且環遍全身,因此只要刺激到肌筋膜,不管那個刺激點是不是在所謂的穴位上,肌筋膜就會將該「刺激」迅速地傳導到身體其他部位。

靠咬力疏通全身肌筋膜
如果肌筋膜系統是這種整體性的運作原理,而不用特地去對應到每一條筋膜或每一個節點,那麼,我們是不是能找到一個容易施加刺激的部位,來調整全身肌筋膜的平衡狀態,讓阻滯之處可以因為刺激的傳導而被疏通?我認為,人體內一個絕佳的施力處,就是下顎。

下顎之於全身肌筋膜的關鍵性在於,它不但是身體中心軸線的重心,也是前線與背部筋膜的接合點。換句話說,下顎不僅決定著頭部與軀幹的平衡度,更能掌控前後左右線路的筋膜。就如同操控木偶肢體動作的總控制軸,各方線路都匯聚在下顎,使得下顎成為影響整體肌筋膜平衡的軸點。


下顎是全身筋膜連動的接合點

 

除了位處關鍵外,下顎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動作,就是「咬」。「咬」這個動作的特殊性在於,它力道特別大,動作很頻仍,且可自主控制。

首先以力道來說,在前章討論夜間磨牙與咬力過強時曾提到,我們咀嚼肌的咬力,力量高可達百斤。相較於針灸或按摩的力道,咬力所產生的刺激,會比其他從體外施加的刺激來得更強烈、直接。
其次,我們每天咀嚼的頻率相當高,除了吃東西外,我們每天也會不自覺地咬,尤其是睡覺放鬆控制時。整天累積下來,我們每天「咬」的次數可達上千次。相較於一些物理治療有限的刺激頻率,「咬」能產生的刺激效應會來得更高。更方便的是,咬這個動作自己操作就可以,任何時間、不分場所,只要你一想到就可以「咬」。

因此,有別於針灸、推拿從體外施與刺激,口腔咬力是從體內利用咀嚼肌影響全身肌筋膜力量相對較大、最頻仍且可自主控制的施力處。這種不假其他針灸師、推拿師或場合設備就可進行的「體內按摩」,讓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調整全身的肌筋膜。

透過上述對肌筋膜系統運作機制的解釋,以及下顎「咬力」如何成為絕佳的疏通方式,你可能還是會半信半疑,光是透過「咬」,就能改善全身肌筋膜的疼痛症狀,甚至是治療師與藥物都束手無策的慢性肌筋膜疼痛嗎?在日本,就有牙醫師早在15年前就推行這種治療方式,其臨床實例更累積接近六千個。這些痊癒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靠「咬」調整肌筋膜的成效,是確實存在的。

 

日本醫師的咬合調整治療

最初吸引我關注到咬力可以調整肌筋膜的起源,是兩位日本牙醫師的著作。一本是村津和正的《牙齒決定健康》,另本是笠茂享久的《健不健康?看牙齒就知道》。這兩位牙醫師都強調牙齒咬合對全身肌筋膜的影響性,包括身體姿勢是否平衡,以及全身各部位肌肉筋骨是否緊繃疼痛。儘管兩位牙醫師提出的學理解釋不同,但他們都透過調整咬合的作法:將上下牙齒咬合處增高,改變牙齒的高度與上下牙齒的接觸面,以此改善了許多患者的肌筋膜疼痛的問題,包括:頭、顳顎關節、頸、肩、腰、背、脊椎、股關節、膝蓋、手臂、腳踝、足底等部位的僵硬、痙攣、痲痹、疼痛等症狀。令我好奇的是,雖然個案症狀改善的實例歷歷在目,但關於要怎麼做:什麼樣的咬合要調整?咬合要調整何處?要調到什麼程度?等這些關鍵治療措施,兩位醫師在書中都未明說。不過,村津醫師倒是留下了三個耐人尋思的線索,他提到:

  • 就算是經過牙齒矯正的人,咬合相當完美,也會有身體架構失衡、肌筋膜疼痛的問題,而需要調整咬合。
  • 調整咬合得每個月調一次,情況嚴重者調整的次數會較多,調整期間得長達好幾年。
  • 沒有既定的調整標準,得視每人的症狀逐步微調。

根據這三條線索,我不斷思索著:為什麼不維持理想咬合位置而要改變它?為什麼調整咬合要持續地、每隔一段時間就調?為什麼牙齒咬合面增高就能產生效果?答案,就內含在肌筋膜系統的運作機制裡。

如果你對前述肌筋膜生理原理還有點印象的話,你應該記得肌筋膜有一個「敏感」的特性: 只要我們體內組織有任何壓力或張力的變化,都會讓肌筋膜產生生物電訊息。調整咬合這件事,就是藉由改變下顎部位的壓力,讓肌筋膜產生生物電。由於下顎位處各路肌筋膜的接合處,因此從這個部位發電,可說是讓整體最直接且快速通電的方案。

再者,咬合之所以要時常調整的道理,其實就如同你定期去做針灸或推拿一樣,需要經常讓肌筋膜被刺激一下,好維持肌筋膜系統的通暢度。

最後,調整咬合為何沒有標準,是因為它不需要限定標準:只要有壓力的變化就有作用。村津醫師之所以需要不斷微調咬合,是因為他每次微調都是固定式的,也就是像補牙般將牙齒補高。時間一長,當身體變得習慣牙齒補高部位的壓力後,又得繼續補高牙齒,以再次製造壓力產生生物電。因此,調整咬合其實不在於要調到多高此「量」的問題,而主要是為了產生「質」的變化:製造高度差來產生生物電通往全身。

上述這套關於調整咬合的解釋,雖然是我根據肌筋膜系統作用所推得的學理,與村津醫師所提的「齒臟論」 2 理論互不相同,但我卻因此發現,除了調整呼吸之外,人體自癒的第二大祕密:透過口腔調整肌筋膜系統。

 

下顎單側式咬合牙套的刺激效應

在我探究咬力疏通肌筋膜此原理的同時,我也著手實驗此原理的刺激效應。下顎不平衡式的牙套,將下顎牙套從中間割成左、右兩側。透過一次只能戴一側牙套,左、右兩邊就會產生咬合的高度差,當咬下單側牙套時,該側就會產生壓力變化而產生生物電,並繞全身一圈傳向未戴牙套的那一側。簡單來說,這種製造咬合落差的導電原理,就如同電池電流從電位高導向電位低的移動,我們左、右兩側咬合可說是電池的兩極,使生物電因為電位的落差從高側通往低側。

這種配戴的要點在於:

1. 它一次只能戴單側,戴上後隨時想到就咬一下(如同嚼口香糖一樣,但由於口香糖厚度與耐咬度不夠,因此產生的刺激作用不如牙套)

2. 兩側要輪流配戴(不要長期固定只戴一側)。

這種製造咬合落差的作法,對調整咬合的主流觀念來說,可說是一個大忌。多數的牙醫師都認為,上下牙齒間的咬合必須達到一種平衡狀態,但就我個人對調整咬合所持的觀念,我認為調整的目標不在於追求一種理想的平衡,而在於避免咬力過當對牙周健康造成傷害。

配戴單側式咬合牙套的安全性在於,它並不是固定式的,而且可以左、右輪流戴,因此不會造成長期偏側咬合的不良影響。相對的,如此不平衡式的牙套反而能讓兩側咬合形成一種動態平衡,並藉由左、右側的咬力輪流刺激左、右兩路的肌筋膜,讓全身架構可以因為這種動態的調整,而達到一種活性平衡。

這種對角式的刺激效應,也如實反映在我自己的配戴體驗與其他臨床個案身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咬了左側右邊就有反應,咬右側則換左邊有感覺。但也有些許使用者的體驗並非對角式,而是咬左刺激左、咬右刺激右的對稱式反應。因此,我向來都會對使用者強調,自己應該根據個人的肌筋膜反應來決定戴左側還是右側,不需拘泥於歸納出來的固有模式。畢竟,就算找出身體既定的刺激通路,我認為關鍵不是一直去刺激有症狀的單側,而是得透過兩側輪流地交叉刺激,讓全身肌筋膜可以因此不斷微調而逐漸放鬆。如此達到的動態平衡,才是合乎身體運作法則且能維持長久的自然療法。

據此,我認為下顎單側式咬合牙套作為一種刺激全身肌筋膜的輔助用具,將能處理人體內整體壓力和張力分布不均的問題,而非像針灸與推拿僅僅是對付局部的組織疼痛。更有價值的是,你個人就可成為自己的肌筋膜調整師,該咬哪邊治療哪邊,你自己就可判斷作主。

 

以上文章轉載自林彥璋醫師部落格

Recent Posts
0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