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療癒力,從重視病權做起(下)
★ V. 建立患者發聲互助的平台
醫病之間,是不是有單線道以外的動線?在無恙,這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早已開通多年。為了瞭解個案在想什麼、想說什麼,我們設置了一個APP平台,讓每一位無恙人,都可以在社群裡直接與配合醫師和健康個管師即時對話,也可以公開地向大家發表意見與分享經驗。
設立開放個案討論的平台,是無恙的堅持。當問題出現,我們不迴避,而且真誠以赴,為問題尋找最佳改善方案。無恙人不需要埋沒自己的感受,我們鼓勵大家每天記錄身體的變化,回傳每一晚的睡眠夜記。
在無恙平台,每一位的聲音都會被真心聆聽,也會被認真看待。有意思的是,越樂意分享自己復健經歷的人,不管是動盪的適應症或是驚喜的療癒感,越容易獲得自癒力的反饋。它並非來自醫師或專員的能耐,這是一個天助自助者的法則:你,是自己的療癒師。
★ VI. 以自癒為導向的在宅醫療
在宅醫療,除了醫療進駐個人居家的看診動線轉換外,更關鍵的一個轉換,是觀念:醫療,得從在家生活的照護做起。問題是,誰來照護?又該用什麼方式照護?
無恙團隊發現,絕大多數受慢性病所苦的人,日間生活就出了問題,乃至晚上睡眠也跟著失控。
因此,無恙特別關注每一位患者日間的行為特質,如工作型態、運動習慣、呼吸特徵、生理時鐘等。為的就是希望協助患者觀察到日間身體的不佳狀態,靠自己關心、把關重要的生理行為,重新教育自己的身體,馴化入睡後不受控的生理擾動現象。
無恙對於在宅醫療,有兩大輔導重點:
I. 喚醒自我覺察力:最佳的照護者,是你自己。當每個人開始嘗試觀察身體的感受、關注身體的生理行為,這股覺察力將帶來改變。各種穿戴式的生理測量用具,固然能提供數據,但身體的主觀感知也相當關鍵。
無恙積極協助每個人啟發覺察力,該怎麼觀察身體、該觀察身體什麼、什麼身體特徵該把關等等。當你讀懂身體的語言,你就能思考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而不是把身體交給別人管。
II. 以自癒為導向。對於亞健康問題,我們不採用藥物或侵入性的急性醫療處置,而是從控量呼吸、活性筋膜、低發炎飲食、抗氧補給、心靈減壓這五大面向,讓身體的療癒機制啟動。
我們知道藥物快又有效,也知道外科或機器設備可以即時介入問題點,但這並不是我們選擇的治療思維。我們的目的是恢復身體理想的生理機制,當療癒以此為導向,所有的健康設定就有所不同:包括訓練鼻子輕慢換氣、鍛鍊舌根肌肉可以結實有力不鬆塌、夜晚配戴頭套與牙套防止空氣進出嘴巴等。
我們不怕棘手問題,只怕大家心態躁進,只想讓藥物、手術與機器接手,快速控制身體。醫療有各種選擇,我們堅持尊重身體的路線。
★ VII. 如何居家執行的策略與共識
居家自我照護與復健,最怕三分鐘熱度。如何維持自我執行的動力與信心,是無恙團隊構思復健流程的重點。無恙整合上千位患者的經驗,針對每位患者的特質,提供具體的執行方案。諸如:工作時如何練習呼吸、日常作息間如何鍛鍊筋膜、口內輔具如何使用、運動如何搭配呼吸與筋膜的練習、入睡前如何調息、入睡後如何穩定呼吸等。
生活,是療癒身體的最佳場域。無恙參與你的生活,陪伴你寫下每一篇身體日記。
★ IX. 個管師遠距追蹤服務
加入無恙,等於擁有一整個照護團隊。無恙運用app,與每一位無恙同學遠距聯繫。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在日間或是夜晚,無論你身在何處何時,你都能即時詢問醫師和無恙團隊。
目前,無恙除了服務台灣患者,海外患者也跨涉了美國、英國、南美、南非、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紐西蘭等地。透過手機軟體的設定,無恙跟著你到天涯海角,提供你不同階段的復健所需。
★ X. 提供豐富的身心再學平台
無恙,不是只在於生理遠離病恙,還包括心靈的充實豐富。身體被病恙束縛的人,久了,就把自己關起來,不相信活著還有意思,不相信窗外會有風景。健康,也應該顧及身心平衡與生活美學的提升,為此,無恙積極舉辦各類身心靈講座,以及同學會、讀書會、電影會等聚會活動。讓每一位尋求療癒的無恙人,能在相同症狀者的陪同參與下,走出自我侷限,為自己的心充電。
★★ 療癒,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無恙陪伴每一位願意鼓起勇氣踏上自癒之路的人,你不會走得孤單,我們支持你。
#睡不好身體疼痛別矇頭孤單掉淚
#無恙團隊常伴左右
#對人體最友善自然的健康促進法
#北中南皆有據點就近服務您